“Particle Transport and Energization in Turbulent Plasmas”研讨会在珠海校区顺利召开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5-14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及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承办的“Particle Transport and Energization in Turbulent Plasmas”研讨会于2018年4月25日-27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中科院物理所、西南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20多个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中山大学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余聪教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天文学科的发展规划。与会专家学者从湍动等离子体中的粒子传输和加速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报告内容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在实验等离子体研究涉及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托克马克中的等离子体波模等方面、在空间物理方面涉及太阳风,粒子的激波加速、重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Alfven波的级联和耗散等;太阳物理涉及磁绳的形成和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天体物理涉及超新星遗迹中的粒子加速、Fermi Bubble的最新动态、高能天体物理的空间卫星计划、宇宙线各向异性、gamma射线脉冲星等。报告内容覆盖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各个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充分展现了国内等离子体学者在前沿研究中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

image 87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为培养后备力量,此次会议还特意安排了两次研究生的授课报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郭帆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的白雪宁研究员分别讲授了等离子体研究中常用的两类研究手段:Particle in Cell和磁流体动力学(MHD)模拟方法。

        会议为促进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有效促进了等离子物理研究与其他学科交叉创新与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