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诚邀全球英才参加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4-27

       中山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8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珠海论坛(以下简称“珠海论坛”)将于6月8日-10日在珠海举行。诚邀海内外各个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参加,现正式接受网上报名。

论坛简介】

       中山大学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两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一方面通过专题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和人才洽谈会等形式,集聚海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学术前沿话题,追踪热点问题,促进来访学者与学校相关单位、学科平台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展示广东省省情省貌和发展动态,以及中山大学的发展根基、发展态势和三校区发展规划。诚邀各学科领域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加盟中大、建业中大。

 

论坛日程

日期

时间

内容

6月8日

10:00-21:00

报到

6月9日

09:00-12:00

珠海论坛主题大会

14:00-18:00

学科专题报告会

6月10日

09:00-17:00

院系分论坛(学术研讨会、人才洽谈会等)

6月11日

全天

离会

 

      部分单位的院系分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深圳校区举行。

 

学科领域

      中山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8年度珠海论坛面向以下学科领域优秀青年学者:

      工学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战略先进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

      医学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等

      理学类:海洋科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等

     人文社科类: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报名条件

       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具有国内知名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拟申请我校“百人计划”、专职科研或博士后职位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注册报名

      请申请者登陆报名网址http://survey.sysu.edu.cn/cn/registration/iysf2018cn进行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学校会将您的报名信息反馈到您选择进行学术交流的单位,由该单位与您联系并发送正式邀请函。

报名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7日。

 

    【费用说明

      学校将为受邀参会学者统一安排论坛期间的免费食宿,并提供交通补贴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

      【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

联系人:张博文、吴斯然

联系电话:+86-020-84112967,+86-020-84111781

联系邮箱:rscrcgc@mail.sysu.edu.cn

报名网址:http://survey.sysu.edu.cn/cn/registration/iysf2018cn

中山大学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介绍链接:http://www.sysu.edu.cn/2012/cn/jgsz/yx/index.htm

中山大学人才招聘链接:http://rsc.sysu.edu.cn/Article/invitation/Professor/201804/7847.html

【学校简介】

       中山大学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建,历经90余载薪火相传,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具备了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的坚实基础,学科影响力突出,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广州校区: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学科体系,大力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水平。

       珠海校区:重点打造深海、深空、深地、核学科群,服务国家海洋、“一带一路”和空间科学战略。

       深圳校区:以医科和工科为主要学科,加快推进工科发展,建设学科齐全的医学院。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树立了建设“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的基本思路。

       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倍增计划,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和培育力度。2016年中国高校新增顶尖青年人才数量统计中,中山大学位居第四。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科、人才队伍等领域不断开展改革探索,成效显著。目前已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在国内高校并列第二;在QS、上海交大、泰晤士等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上,中山大学都保持排名稳步提升的态势。2017年中山大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居全国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二,如今,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与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相辅相成,中山大学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与办学资源,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契机。

      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学校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并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