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沙龙05 |“21世纪的交叉信息科学”顺利举行

发布人:liuydy3 发布日期:2023-08-16

      2022年8月19日,中山大学学科交叉沙龙(第5期)--“21世纪的交叉信息科学”在广州顺利举行。

      本期沙龙由科学研究院主办,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承办,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罗乐教授、计算机学院邱道文教授为沙龙召集人。来自数学科学、信息科学和物理科学等多个不同学科领域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沙龙,紧紧围绕量子信息科技领域进行交流与探讨,展望交叉信息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罗乐教授对量子计算机进行了详细介绍,罗教授提到,离子阱是目前唯一同时满足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要求的物理体系,利用囚禁离子发射光子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量子态传输以及量子逻辑门操作。通过分布式架构,能够提高量子计算的算力,这在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为未来实现量子计算机通用化打下基础。

      计算机学院邱道文教授以“量子算法”为主题进行报告,对Deutsch-Jozsa 问题,Simon问题、无序数据库搜索问题以及大数分解问题的分布式量子算法研究进行介绍。邱教授认为,分布式量子算法更易于物理实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量子比特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克服电路噪声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在解决特定问题时可以平衡计算负载,降低复杂度,具有高效性。

      计算机学院李绿周教授通过“量子算法研究现状和进展”的报告,详述了量子算法的研究意义与挑战性问题,并分析了量子算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及量子算法研究的三个层面:呼唤思想性量子算法,发展基础性量子算法,挖掘应用性量子算法。他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有用性”取决于量子算法。

 

      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的Thibault Thomas Vogt副教授发表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与传感”主题演讲,Thibault副教授认为里德堡原子是处于高激发态的中性原子,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其可以被应用于微波以及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然后Thibault副教授就微波—光转换在未来量子计算中起到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此外,与会学者还对经典-量子混合计算、量子与社会变革、AI技术与量子计算相结合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21世纪的交叉信息科学”沙龙,吸引了物理科学、数学科学、信息科学的学者,实践了学科交叉的重要内涵。量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创新应用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学科交叉沙龙的举办,必将汇聚更多的校内学科资源,继续推动量子计算、量子人工智能等一批交叉信息技术实现融合发展,共同助力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