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 观浩瀚宇宙,探其中缘由——走近天文系黄志琦教授
江湖上,“厂主”的传说广为流传。作为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天文系主任、2020级“数学物理方法”任课教师之一,黄志琦教授在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黄志琦教授,一同聆听他的感悟与叮嘱,了解学院天文学科未来的发展规划吧!
1
投身科研乐趣多—热爱
平日里,黄志琦老师为人随和,在同学与同事之间广受欢迎。为人随和的他做起科研来可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对科研有着超脱于常人的热爱,以至于我们在问及他有什么兴趣爱好的时候,立刻开心地说:“我的爱好就是科研,我本身就喜欢科研”。因为热爱,才会数年如一日地钻研课题;因为热爱,才会勇于攀上天文的高峰,走上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当然,黄志琦老师的生活也十分丰富,除了用科研“调剂生活”,也有许多其他的兴趣爱好。他喜欢下围棋,喜欢各类运动,有时还会与Nicola教授一起踢球。工作与闲余时间都能干自己喜爱的事,自然不会感到沉闷。他补充道,“我的生活有别的东西,但是对我来说,科研是最有趣的。”
2
实事求是沉住气—态度
黄志琦老师在谈及以往的求学经历时,提到了导师和他说过的一段话:“想要真正学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不会的时候一定要说不会”。正如孔子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时代的态度对以后的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养成实事求是、沉稳致远的科研态度对一个人未来的科研生涯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黄志琦老师也并非提倡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请教他人的做法。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先说自己不会,然后去做充分的调查与探索,直至自己对问题有了足够的认识,再去请教别人。否则因为自己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欠缺,问出的问题有时都称不上问题,那也是不好的。换句话说,这种态度是“教育与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不懂装懂,还是只要不会立刻张口就问,都是不正确的求学科研态度。实事求是沉住气,是黄志琦老师一直以来秉持的科研态度,也是他认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素质。
3
高瞻远瞩谋发展—起航
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下设物理学、天文学两大基础学科。作为天文系系主任,黄志琦老师以学院提出的“1+2+3”为主体方针,积极引领珠海校区“深空”学科群,他说:“我们学院叫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天文学在学院中可以说占二分之一”。对于“+3”,黄志琦老师指出,学院以引力物理、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为主要发展方向,而这其中的“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中至少一半涉及到天文学的工作。
谈到天文系的规划和定位,黄志琦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做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宇宙研究清楚,这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天文系目前有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即:星系宇宙学,恒星与行星物理,引力波天文学,天文技术方法。他说,天文系的规划是动态的,这四个方向只是目前的一个五年规划,如果学术界出现可以了解宇宙本质的新方向,天文系也会立刻跟进。
4
活力无限赴征程—展望
在谈到天文系的优势时,黄志琦老师自豪地指出,天文系主要有大平台支撑与科研队伍年轻化两大主体优势。
依托于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天文系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级大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的支撑。天琴计划与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这两个国家级的平台为天文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学院还在积极推进南极望远镜项目。如果该项目落成,天文系未来便有三个重量级的平台可以依托。
科研离不开研究团队的配合,一支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是对项目长期向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内的其他天文团队很少有开云手机登录中心,开云(中国)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学院天文系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在40岁左右,年轻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有无限可能。黄志琦老师说,有这样一支年轻活力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天文系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谈到天文系的科研团队,黄志琦老师言语之中满是自豪与欣慰。当然,年轻也不足以作为炫耀的资本,“事情还是要靠做,不能说我年轻我就有利,还是需要靠大家去努力”。
5
夯实基础重兴趣—叮嘱
学院低年级的同学们未来将面临专业分流,想进入天文系学习的同学们一定不在少数,在本次采访中,黄志琦老师对想选择天文学专业的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黄老师认为想学好天文学,兴趣很重要,而且最好是从小就形成的对天文的浓厚兴趣。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会对天上的事物感到好奇,所以关键要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兴趣有没有在无形中被放大。对于在成长中对天文的兴趣已经被放大到一定程度的学生,他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讲好天文学,不要起反作用,使大家丧失对天文的兴趣”。漫漫科研路上,兴趣是科研工作者的强劲动力,也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力量源泉。
其次,黄老师叮嘱大家,想学好天文学,一定要在本科阶段把物理的基础打好。“现在的天文跟以前不太一样,现在天文更加精密化,所以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更高了”。他强调,想在天文领域做出贡献,必须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千万不能出现喜欢天文却不喜欢物理的情况。“其实现在做天文都要懂量子力学对吧?”黄志琦老师笑着反问道。
或许大家在刷quiz的时候,会感受到这位“厂主”在教学方面的独特魅力。但如果在生活中与他接触,还能感受到他潜心学术的沉稳,规划格局的远谋,与追求目标的坚定。他对学院有着充分的自信,对物天学子有着殷切的期望。相较于古人的“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他更愿意让求知的兴趣引领着自己,“观浩瀚宇宙,探其中缘由”。